生二胎,想好了吗?

 来源:人民法院报 发布时间:2013/12/31 17:01:22 点击数:
导读:“单独两孩”政策即将正式实施,这无疑是受到万众瞩目的一项政策变动。能不能生是一个问题,生不生是另一个问题。放开“单独两孩”是一次极大的进步,人人拍手叫好。但很快,这批政策受惠者就陷入了“选择综合症”。在…

    “单独两孩”政策即将正式实施,这无疑是受到万众瞩目的一项政策变动。

    能不能生是一个问题,生不生是另一个问题。放开“单独两孩”是一次极大的进步,人人拍手叫好。但很快,这批政策受惠者就陷入了“选择综合症”。

    在上几代人观念里,生孩子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,一个两个太少,七个八个也不算多。基本上,女性在生育年龄里除了怀孩子生孩子就没别的事了。

    至于孩子生下来如何养,更不是需要操心的问题,无非就是“多个人多双筷子”。

    然而计划生育实行了这么多年,社会也早已发展得“面目全非”。女性早已走出家庭,承担了更多社会职责。虽然,无论从生物性还是社会性来考量,当妈妈依然是女性人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,但生不生、生几个、如何养这些问题,女性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。

    养孩子更是步入精细化时代。“不能输在起跑线上”,从胎儿时期就开始攀比,家家都是一群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还忙不过来。

    这种情形下,生不生老二自然是一个颇费思量的问题。

    想生的理由很充分。一个孩子太孤单,老二能作为老大的玩伴;一个孩子背负太重,老二能帮老大分担赡养父母的压力。

    不想生的理由很直接,就是养不起,无论物质成本还是精神成本都不堪重负。

    看看这些理由,考虑了老大,考虑了父母,却偏偏没人考虑老二。若老二能提前知晓自己被赋予的这些“任务”以及给父母家庭带来的种种压力,恐怕要大叫一声“我不来了”。

    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,强调反哺,生一个孩子从根本上想的是这个孩子能带来什么,却鲜少考虑自己能为这个孩子带来什么。虽然中国父母的奉献精神举世闻名,其奉献的初衷却往往是功利而自私的。

    这并不能责怪父母,在家庭占有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父母毫不犹豫地让孩子优先使用。反过来,当孩子能够占有的社会资源超过父母时,似乎他也有责任和义务与父母分享。

    这一切的前提建立在无论是孩子抑或父母,都无法从社会上得到足够的资源,他们必须依赖家庭。

可是,光想一想,一个未出世的孩子就被赋予了这诸多责任,于心何忍,他又如何承担。

    反对生二胎的理由十分现实,却也反映出了育儿的误区。其实根源和上面一样,父母对孩子期望太高,功利性太强,便自觉不自觉地介入孩子的成长,以爱之名施加过多的主动性,而没有将其当成一个自由的生命。这样的情况太多,便形成了“拼爹”的社会环境,个体的爹妈都被卷入漩涡无力自拔。

    放开二胎的宏观理由,是在一代独生子女长大成人之后显现出的种种社会问题。四加二加一的家庭结构难以支撑,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,养老问题严峻,人口红利消退,经济增速放缓。

    然而,这一切的问题,放开二胎就能解决了吗?“老二”们恐怕承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。

    无论是家庭指望多生个孩子改善生活,降低未来风险,还是国家指望多些人口维持经济发展,都将生命看得太功利了。

    指望孩子,不如完善自身,为社会多做些贡献,实现自我价值;指望人口红利,不如调整经济结构,改变发展模式,实现可持续增长。

    孩子到底是什么?

    是父母生命的延续,是家庭未来的希望,还是国家需要的劳动力?

    孩子,可不可以只是一个单纯的独立的生命。

    孩子的出生,只应出于生命的本能,以及爱,无他。


上一篇:离婚过来人的5条婚姻忠告:善沟通少计较 下一篇:婚前恋爱两三次步入婚姻最幸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