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能亮丨鼓励民众生育,重点在“育”不在“生”

  发布时间:2022/3/13 16:57:43 点击数:
导读:政能亮丨鼓励民众生育,重点在“育”不在“生”

3月5日上午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,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。报告中提出: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,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,发展普惠托育服务,减轻家庭养育负担。

自从2016年以来,我国相继放开二孩、三孩政策。生育政策的不断放宽,是国家层面应对人口老龄化、顺应民意的有力举措,也取得一定效果。不过,总体而言,民众的生育意愿依然有些低迷,目前来看,出生人口难改持续下降的趋势。去年,国家卫健委公开的数据显示,我国“90后”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.66个,比“80后”低10%。2019年全国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则显示,有生育两孩及以上打算的妇女,仅不足半数实现了再生育.

鼓励生育的政策,遭遇现实的尴尬,重要的症结就在于此前的一些相关配套政策的不足。也正因此,去年的相关政策专门强调同步实行“配套支持措施”,“将婚嫁、生育、养育、教育一体考虑”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,发展普惠托育服务,这样的“一减一增”,正是“配套支持”的题中应有之意,让“幼有所育”不再是梦想。

婴幼儿照护,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养育,被公认是“想生却不敢生”的一大痛点。一方面,对于普通家庭而言,从奶粉、食物、医疗、各种婴幼儿用品,到月嫂、保姆等费用,每笔都是不菲的开销。虽然此前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修改,设立了专项附加扣除制度,但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,一人每月只有1000元,远远不能填补家庭育儿所造成的亏空。

另一方面,婴幼儿托育成为父母的一大拖累。 “没人带孩子”的现实困境背后,是公立托幼机构的供给不足,入园难、入园贵依然难以缓解。至于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资源,更是极度匮乏,而且普遍要求入托年龄不低于2岁。有调查数据显示,在四川省,0-3岁婴幼儿在各类公立托幼机构的入托率仅为2.9%,即便在发达的一线城市,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的比例也不高,比如,天津只有14.71%,上海只有11.8%。反观一些发达国家,同样的比例往往在50%左右。

可见,要想鼓励民众生育,重点不在“生”,而在“育”,尤其是婴幼儿照护养育这样的“第一公里”。

婴幼儿照护的“一减一增”,无疑回应了民间的期盼,有助于打通“第一公里”——个税抵扣的加码,城市中产家庭将是直接受益者,它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3岁以下婴幼儿的抚育成本,缓解这些家庭的养孩压力;普惠托育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,这也将缓解生育女性职业发展的窘境,激发和呵护更多女性的生育意愿。

孩子是家庭的希望,婴幼儿照护养育看似“小儿科”,却关乎千家万户,是不折不扣的民生大事。事实上,这几年从国家到地方,都积极关注婴幼儿照护养育问题,推出丰厚的政策礼包。比如,2019年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《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。北京、杭州等地都将“婴幼儿照护”列入民生实事,在公共服务供给上不断加码。

可以相信,随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聚焦婴幼儿照护和托育服务,一个日臻完善的婴幼儿公共服务体系蓝图,正变得越来越清晰。

育儿问题是家事,也是国事。政府对民众生育承担更大责任,在保护婴幼儿福祉上拿出更多真金白银的举措,受益的将不仅是孩子和家庭,更是国家的长远未来。(作者韩涵系政邦智库研究员)


上一篇:离婚财产子女可以分割吗? 下一篇:
相关文章
  •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!